公交集团快速公交事业部组织参观连云港老街历史文化馆
发布:2022-11-07 10:21浏览:5177
来源:快速公交事业部
作者:王淑琳、陈慧
为全面了解连云港老街历史变迁,厚植爱市爱港爱家乡的情怀,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热情。公交集团快速公交事业部于11月3日下午,组织23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连云港老街历史文化馆参观学习。
连云港老街历史文化馆位于原海军79大队大礼堂,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城市记忆体,老街历史文化馆反映连云港老街百年风采,是全方位展示老街历史的重要场馆,也是连云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展馆主要展示老街印象、老街文化、人文特色、今昔对比四个专题内容。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连云港老街的变化与铁路的通达和港口的修筑密切相关。民国6年(1917年)陇海铁路的东端出海口选址于海州鹰游门海峡的老窑(连云古镇),1919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的建设蓝图中,确定海州为全国四个二等港之一。1933年孙中山临时码头建成,1934年一号码头竣工,铁路通至连云港。1935年二号码头启用。这些工程的建设都使连云港港埠区的开发、建设掀起阵阵波澜,投资兴业高潮迭起。八十多年前连云港市第一任市长赖琏在建市工作报告中曾提出连云港市的规划设想,提出老窑为港区,墟沟为住宅风景区,大浦为工业区,黄九埝一带为市政中心和高业区,这个有远见的规划。1948年连云港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小镇获得新生,从“三条马路九盏灯”发展成为一座连云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城,一座连接欧亚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通过参观,党员们了解到了连云港老街的前世今生以及沧桑巨变,有许多当地的党员也是第一次系统了解本地的历史沿革,大家对老街的特色文化及因港而兴的特殊地理优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BRT开工建设,连云古镇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旧貌换新颜,BRT车辆行驶在通往港口的宽阔的中山路时,党员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倍增。参观后,大家又来到历史文化馆下方的连云古镇场站做好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