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党群工作部、公交汽服
作者:王迎、赵晓婕
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团队战斗力,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成为连云港市公交集团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探索的重要课题。“张强工作室”的成立,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以有着9年党龄、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的技术骨干张强为核心,汇聚5名党员骨干与11名业务精英,打造集“党建引领、业务攻坚、服务群众”于一体的特色平台,旨在通过“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片天”,为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以“红色阵地”强化组织引领
(一)筑牢组织阵地,强化堡垒作用。建立“工作室党小组”。将组织生活与车间实践结合,开设“引擎旁的微党课”,利用班前早会的形式,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党课搬到工位上、问题摆到党小组会上。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5名党员分别认领“技术攻坚岗”“服务示范岗”“安全监督岗”,在车辆维修、客户接待、车间安全等环节亮明身份、挂牌服务,形成“事事有党员牵头、难题有党员破解”的格局。(二)搭建育人阵地,传承匠心技艺。打造“红色师徒坊”。由张强带头,组织党员技术骨干与青年职工结成7对师徒,通过“一对一教学+故障现场会诊”模式,传承精湛技艺与责任担当。八年来培养出10名技术能手,其中2人成长为党员。升级“维修本领”。对内,充分发挥“张强工作室”的“传、带、帮”联动作用,依托张强定期组织一线维修人员参加专业的新能源车辆维修培训课程,并适时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和指导,提升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对外,携手新能源车辆生产厂家选派年轻维修人才到外地参加厂家技术培训,获取最新的技术资料和维修支持。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既提升了业务能力,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设立“技术攻关先锋组”。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等新兴领域难题,党员带头钻研,根据纯电动车辆的使用情况和纯电动车辆的驾驶特性编写了《纯电动车辆驾驶操作规范流程》和《纯电动车辆维护作业规范》。并通过对公交集团机务管理人员和驾驶员定期培训,有效降低了纯电动车辆的耗电量。(三)拓展服务阵地,践行初心使命。开展“红色护航”行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运营公司提供上路抢修服务,年均服务超500车次,被称为“身边的汽车医生”。建立“客户党员联络站”。收集驾驶员对维修质量、服务流程的意见建议,针对性改进服务细节,客户满意度不断上升。设立“党员示范岗”。张强带头签订《党员承诺书》,明确“三亮三比”标准(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学习、比服务、比业绩),推动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扛大旗”。
以“靶向攻坚”推动业务破局
针对公司年度重点任务,成立了“技术创新组”。组长张强带领团队牢牢树立“劳模精神”核心价值观,围绕降低成本、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先后设立5个创新课题。BRT快速公交集电弓保护装置的研制。提高了车辆完好率,杜绝因集电弓绝缘问题导致车辆快速行驶中高压急断停车、到站后无法充电的故障发生,减少拖车次数,从而提高车辆运行率及乘客满意率。改良版的烘干机的研发。小组成员本着降本增效的原则,耗时三周经过数次修改烘干机外形构造,最终研发出了改良版的烘干机。新设备工作时长由原来一天时间缩短至1小时,就能将受潮严重的电机完全烘干。这一创新成果荣获了2025年度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二等奖,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公交核心维修技术研发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高空作业平台和移动龙门吊的小创造。提高了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措施,减少设备成本。
以“暖心服务”践行初心使命
设立“党员责任区”。将维修车间划分为多个责任区,由党员负责管理,确保责任区内的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安全、质量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张强带头承诺“故障不过夜、服务零投诉”,提供24小时应急维修服务,解决车主突发问题。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党员带头钻研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电池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底盘类故障诊断等技术,提升团队专业能力,搭建沟通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激发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积极性,为全面冲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做好保障。党建共建,延伸服务半径。与社区党支部结对,开展“学雷锋情系3·15”义务维修咨询公益活动。为广大车友提供较为专业全面的汽车养护知识,为车主排雷避坑,进一步提升和塑造汽修行业整体形象。
政治引领显成效,品牌效应放光芒
公交汽服公司不断深化“张强工作室”的示范作用,持续推进维修技术优化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关机制,围绕车辆节能降耗、安全保障等方面,集中破解一批制约生产效率的技术瓶颈。工作室累计完成小发明小创造项目10余项,大幅降低维修成本,提升运营保障能力。同时,创新成果反哺党建,激发党员职工的荣誉感与创造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双向融合,为公交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张强工作室”将继续深化党建品牌内涵,计划打造“线上党建课堂”“跨单位攻坚联盟”,推动党建引领从“内部提质”向“外部辐射”延伸,努力成为基层党建创新的“先行者”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