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节高风比青莲
来源:财务部
作者:徐辙
6月25日,公交集团党委组织一行数十人赴淮安集体瞻观一代伟人周恩来纪念馆。是日天公作美,虽时值炎夏,却云淡风清。
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在大家的随兴叙聊间不知不觉已过,到馆区下车后,沿石道徐行,放眼望去,最为夺目的当数馆旁一片偌大的人工湖,宛如一块浑然天成的冰种翠玉,潋滟斑斓——其间翠绿的荷叶田田如盖,无数婷婷莲花正穿越碧波荷盖引颈绽放,或浓或匀,清雅都丽。以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此处莲花再贴切不过了。昔日同一时节曾游杭州西子湖,觉湖中莲荷已经够美了,但印象中大多如脱尘少女,柔媚有余而阳刚不足;而如今却迥异西湖之旅,感觉片片翠绿间,瓣瓣嫣红仿佛巨大的佛手在迎空托捧,俨然一副拯世济民的身姿,不仅蕴含着女性的悲悯与温柔,更多的却是男人的清奇、伟岸与能容万物的博大胸襟,与总理一生清正、高洁的品行何其相似!这才是至美!得凝聚多少天地灵秀之气,方有这般刚与柔的完美结合!
正流连间,忽觉馆门已近,举首处,邓小平题写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赫然在目;下面是馆门,以象形“周”字设计,别具匠心;沿51台阶拾级而上直接进入二楼瞻仰大厅,正对着的是数米高的汉白玉总理坐式雕像,左手抚膝,右手握卷,目光炯炯地凝视前方,神态自然安详,饱满的额头内让人难以琢磨到底容藏多少经纬之才!大家立时肃静无声,一致按序排立,以公司名义庄重地向总理敬献花篮,并崇敬地躬行瞻仰礼,深切表达对我们敬爱的总理的缅怀之情。随后便陆续瞻观各个展厅,徜徉于各个时期的文献资料和图片陈列间,研读、探寻、感知、品悟总理传奇而又伟大的人生之旅。
蕴文排武弄乾坤
纵观总理光辉的一生,处处透露出不平凡;年少之时,同龄人大多以将来能光耀门楣作为求学之终极目的,唯有总理,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石破天惊,振聋发聩!少时便显露出远大的人生志向与抱负,并且,这句少时座右铭一直贯穿老人家的一生;南开求学期间,精进向上,广收博纳,各科成绩皆出类拔萃;后又几度远涉重洋,上下求索,为后来治国安邦集攒了深厚的百科底蕴。提起总理,我们印象较深的当为老人家敏捷的机辩之才,尤其是外交或谈判桌前更见风采;总是那么潇洒自若,不卑不亢;应对过程中,人间万象,古今中外,往往是随势生发,妙语迭出,犹如苏、张再世,为维护国家尊严、树立大国形象和提升国际声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此非凡的智慧,后人鲜有望其项背!
总理思想中的坚韧和忠贞也是出了名的,认为正确的事即刻付诸行动,并且临危不惧。从1919年开始,便意气风发地投了宏壮的革命之旅——参加
五四运动,组织
觉悟社,正式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随后又赴法、德,在旅欧青年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入共产党后意志更加坚定,积极投身于支部组织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1924年后任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建立革命武装
叶挺独立团,开始谱写军事生涯,直接领导第一、二次东征,开展北伐战争;面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毫不示弱,领导了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和著名的
南昌起义,与腐败的国民政府展开正面交锋;转入地下工作后,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为保护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多少次死生逃生,但是总理毫不气馁,并且愈挫愈坚,因为始终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唯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民族的希望。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在随后敌我力量大幅悬殊的情况下,领导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围剿,参与指挥红军胜利完成了被誉为军事奇迹的“万里长征”,令蒋家王朝彻底梦碎。8年抗战、3年正式国共内战期间,总理也是朝乾夕惕,戎马倥偬,转战南北,最终取得了两战的彻底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些大小胜利的取得,靠的正是他老人家无比坚定的意志、信念、忠贞的党性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安民兴邦莫教迟
为官者当以勤政爱民为己要,我们敬爱的总理在此方面可当之无愧地奉为百官楷模。记得读小学时有篇课文《总理的一天》,其中几句如今仍记忆犹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日理万机,经常是通宵达旦,迎来一个又一个的黎明”。蒙童时便对我们总理留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如今适逢瞻览他老人家生平故迹,心头又添几层钦佩。
建国之初,因多年战争消耗,国力几近枯竭,各行各业一片萧条:象样的工业几乎空白,农业亩产低微;军事上连一艘三流舰艇都没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国防空虚;科研方面人才稀缺,软硬件匮乏,而其它各行业亦皆如旱中禾苗,翘盼甘霖,真是百业待兴。如此国势,作为政务总理,面对肩上的万钧重担,充分展现了他老人家超凡的治国才能,率先“勤”字当头,深入一线,调查了解;进工厂,下农村,走部队,入科院……无处不见总理勤劳的身影;客观掌握实情之后,精心构绘宏观蓝图,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发展规划,统一布署并组织实施,操作过程中进行反复验证,攻坚克难,无论巨细,每每事必躬亲。如此繁重的政务,纵使铁人也恐难承受。之所以如此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乃因“安民兴邦”四个字时时在敲拨他老人家的心弦;实在是因国势急迫,不容蹉跎……短短几年间,便实现了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土地改革和个体经济改造,踏入了中国社会义初级阶段;各领域工作皆以崭新的面貌稳步推进,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逐步增强和改善;尤其是军事科技方面更是令人瞩目,1964年10月16日,西北部上空一声巨响,昭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标志着我们国家正式跻身大国行列;随着三弹一星的相继问世,中国的科技及军事战略力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外交方面,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邦交,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习位,国际威望有了大幅提升。这些成就的背后,有谁知道蕴含着我们总理多少个不眠之夜!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为能早日实现祖国强盛和人民富庶安康,披肝沥胆,舍身忘我,为后世树立了一位勤政为民经典形象。
一柱擎天挽国运
十年文化大革命,乃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痛首的劫难,其滔滔洪波遍及举国上下,上自中央下至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及知识分子俱受冲击,人心惶恐,时局动荡。可以说,在那段晦暗的年代,若没有我们的总理独撑危局,后来的国运到底会是怎样,谁也无法预料。正是我们的总理凭其超强的胆识与韧性,挽狂澜于既倒,拯万众于危难,让国家和人民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那段时期的总理,对于国家来说,称之为擎天一柱当毫不为过。
对于总理的人格与功绩,世人鲜有贬语,然有不少人对他在文革期间的表现却颇有微词,认为总理过于谨慎,不敢直言犯谏,有明哲保身之嫌,这实在是对他老人家的莫大曲解。要知主席和总理,有时可比古时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总理对主席是敬,也是对党国的忠;不谏也不是惧,也不是顾念个人安危,而是顾惜国和民。想他老人家戎马半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千军万马,枪林弹雨尚且毫不皱眉,岂又独惧主席!之所以如此,列传中蔺相如的一段话可为总理当时心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总理苦心,知之者谁!
廉洁仁爱树清标
总理一生,廉洁克俭;无论国与家,一切皆以简朴为主,从展厅中陈列的总理生前旧物和西花厅中还原的日常作息陈设便可窥见一斑。处处严以律已,从不以权谋私,对待家人、亲戚与他人不分厚薄,一视同仁,从不搞特殊化;而对人却不分远近,皆严中有慈,仁爱有加。总理一生只有唯一原配夫人邓颖超伴其终老,这在老一辈革命家中极为罕见,且无一男半女,但总理对此时却无丝毫遗憾,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全中国的儿童不都是我的孩子嘛!时时关心下一代的学习与成长,视如己出,如此博爱的胸襟几人能有!可以说,总理一生将清廉、仁慈、博爱的品格发挥到了极致。
总理晚年因国事操劳,终为病魔欺身,难以亲政,然而即是躺卧病榻之上,老人家仍时刻不忘国计民生,心系社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方带着对党国人民的无比忠诚与热爱无愧地闭上了他那双虽显疲惫但仍含炬烁光芒的慧眼。
总理逝世后,举国上下如丧妣考,悲雨纵横,多少日阴云笼罩,深切表达对我们最敬爱的总理的哀痛之情;联合国也罕见地降半旗以致哀,表达了对我们总理的高尚人格和毕生功勋的充分肯定与敬赏。
三国时蜀汉名臣诸葛亮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字名言,且一生按此躬行;而作为我们新中国的“开国良相”周恩来总理,其毕生为国为民,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窃以为较之孔明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高尚的人格、博爱的胸襟、忠诚的党性、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卓著的功勋必将千秋垂范,万世景仰!